打印页面

首页 > 手机客户端税务 武汉破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金额3.7亿

武汉破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金额3.7亿

作者:胡新桥 刘志月 杨槐柳

多个公司,既没有厂房员工,也没有经营项目,却频频向国税部门申请出口退税;各公司资金流表面正常,背后却暗藏巨大黑洞。

《法制日报》记者今日从湖北武汉警方获悉,武汉警方奋战一年多,一举摧毁了这个跨9省3市作案的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团伙,目前,该团伙人员已被移送起诉。

注册70多个“三无”企业

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,武汉市国税局在税务查缉过程中,发现有70多个企业登记有法定代表人、经营地点,而实地走访却发现均是无生产场地、无办公人员、无经营账目的“三无”企业,认为这些企业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嫌疑。

2014年6月,税务部门将线索转给武汉警方,请求提前介入调查。武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组成专案组进行前期调查。

这些企业到底为何人所办?接手案子后,民警联系企业负责人,没想到注册登记的电话全部关机。

经查询比对银行账户、工商和税务登记等资料,专案组民警发现了替其中3家公司代办业务的会计张某。

张某称,其主要是替3家公司领购、开具增值税发票,办理税务事务,公司经营情况并不清楚,只知道老板自称“孔经理”,“孔经理”只有交接票据时才会露一次面,每次都开着一辆绿色无牌轿车。

经检索70个公司,民警发现在法定代表人里确实有个姓孔的人。警方侦查发现,“孔经理”不仅有大量在汉活动信息,而且其所开车辆正好是一辆武汉牌照绿色车。

经张某辨认,警方确定了“孔经理”孔某的身份。2014年8月,该案正式立案,孔某被明确为重要涉案嫌疑人。

利用个人账户“空转”资金

侦查员会同税务稽查人员彻查孔某公司发票,发现有26份进项抵扣发票存在问题;另外,他的资金周转中存在大量网银汇款,且主要涉及沿海地区出口退税案件多发的地区,所谓经营产品也主要是皮革等高退税率的物品。

专案组会同税务稽查部门兵分四路,前往重庆安徽河南山东等地31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实地调查得知,孔某的公司从这些地方取得的1121份、票面金额1亿多元的农产品收购发票也为假。

孔某的虚假销售对象到底是谁?资金流是如何完成的?

武汉警方深入调查与“孔经理”公司往来企业,发现了先后开出199份、价税合计2326万元票据给孔某的青岛泰瑞鞋业。

警方查明:“孔经理”一旦收到青岛泰瑞鞋业的资金,马上就会转入一个叫“赵某雨”的账号,接着再转入“赵某英”、“海某佩”的账号,在相同汇款时间资金又流向一个叫毛某的个人账户,而毛某正是泰瑞鞋业的法定代表人。

“利用赵、海等人的账户,青岛泰瑞鞋业汇给孔某的资金‘空转’一圈后,又回到其了泰瑞法定代表人的账户。”侦查员说。

虚开增值税票涉案达3.7亿元

对账目反复筛查,侦查员们发现,孔某的资金通过赵某英、海某佩等个人账户转给青岛泰瑞鞋业时,总有占开票金额5%的资金缺口。

专案组到广东东莞调查证实:赵、海二人是夫妇,经营一家未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小皮革公司,在一鞋材市场个人承租经营,他们帮助孔某转账,每次收取5%好处费。

咬定孔、赵、海等3名已知对象,专案组在相关部门配合下,逐步摸清了一个辐射湖北、江苏、广东、河南、山东等地的特大虚开犯罪网络,并逐一锁定了犯罪嫌疑人。

今年1月9日,在湖北省公安厅协调指导下,武汉警方会同武汉税务部门联手出击,兵分七路,赶赴江苏徐州、河南周口、安徽阜阳、山东青岛等7个城市同时展开抓捕行动。1月17日,数地同时收网,7名团伙成员悉数被擒,警方收缴一批作案公章、发票、合同信用卡及电脑等有关物品。

到案后,专案组审查孔某等团伙成员。在证据面前,孔某等人不得不交代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700多份,涉及票面金额多达3.7亿元、税额6300多万元的事实

文章来源:http://news.esnai.com/2015/1215/124534.shtml